导读:7月21日,一则关于峨眉山景区的特殊旅游服务事件引发了广泛关注。有人出资,有人出力,本是再正常不过的商业合作,然而由于出资游客的特殊情况,此事却意外掀起了一场舆
7月21日,一则关于峨眉山景区的特殊旅游服务事件引发了广泛关注。有人出资,有人出力,本是再正常不过的商业合作,然而由于出资游客的特殊情况,此事却意外掀起了一场舆论风波。近日,一位体重263斤的游客选择在四川峨眉山景区乘坐滑竿上山拜财神,为此特别请了9名轿夫轮流抬轿,总费用高达22100元。这一安排既出于安全考虑,也体现了对游客特殊需求的尊重与满足。
据悉,峨眉山景区的滑竿服务通常为游客提供短途体验,两人抬的往返行程约3公里,价格为480元。而此次9人抬、总费用2.2万的订单,无疑是一次极为罕见的定制化服务。为了保证游客的安全和舒适,9名轿夫被分成4人小组,轮流抬轿,累了就立即换人,整个上山下山过程持续了近10个小时。
此事经媒体曝光后,迅速在网络上引发了热议。一部分网友认为,体重超重的游客既然选择登山,就不应该依赖滑竿服务,更不应该让轿夫们承受如此繁重的劳动,甚至有人表示”他们赚的都是血汗钱”。然而,大多数网友则表达了不同的看法。有人直言,9个人轮流工作一天,每个人能分得2400多元,这样的日薪在当前社会环境下绝对算得上高薪。他们认为,轿夫正是依靠这样的工作来养家糊口,游客选择这项服务也是对他们劳动价值的认可与尊重。
从商业角度看,这次2.2万的滑竿服务订单体现了旅游市场的多样性和个性化需求。景区提供的定制化服务不仅满足了特殊游客的出行需求,也为当地居民创造了更多就业机会。从社会伦理角度而言,游客与轿夫之间的合作建立在相互尊重和理解的基础上。游客选择了超出常规的服务,并愿意支付相应的费用;而轿夫们则通过辛勤劳动获得了合理的报酬。这种商业合作模式,既保障了游客的安全与体验,也维护了当地居民的生计权益。
随着旅游消费升级,个性化、定制化的旅游服务正逐渐成为市场新趋势。峨眉山景区的特殊订单虽然引发了一些争议,但也反映了旅游市场正在向更加多元化、人性化的方向发展。游客可以根据自身需求选择合适的服务方式,而服务提供方则通过不断创新来满足不同群体的消费需求。这种良性互动,将推动旅游产业持续健康发展,为游客和从业者创造更多价值。
本网通过AI自动登载内容,本文来源于互联网或用户投稿,仅代表原作者个人观点。本站旨在传播优质文章,无商业用途。如不想在本站展示可联系删除。
本文来自于网络或用户投稿,本站仅供信息存储,阅读前请先查看【免责声明】,若本文侵犯了原作者的合法权益,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。本文链接:https://www.jianxuewang.cn/jiaodian/6109.html